潘健生院士工作站举办“上海电气集团专业技术培训讲座”
作者:    发表时间: 2016-02-29   阅读次数: 921次

         上海电气集团上重铸锻公司主持开设了集团技术专家带头人“科技讲坛”的系列培训讲座。讲座由潘健生院士工作站负责,本系列讲座一共四讲,希望通过培训讲座,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个人素养,满足上海电气集团发展战略需要,助力上海电气生产制造业跨越式发展,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入合作。

 

        讲座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01月在上重公司会议中心举行。主题包括大锻件的高性能化智能制造、美国材料基因组计划解读、大锻件成型工艺研究和关注颠覆性技术。主讲人为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热处理工艺与设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健生和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 模具 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崔振山教授。

 

 

        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国平和凌进出席了系列讲座。讲座获得上海电气集团各单位的积极参与,上核、一机床、汽轮机厂、发电机厂和锅炉厂等10余家单位均有代表参加。

 

 

 

        第一讲的主题为“大锻件的高性能化智能制造”。潘健生院士以其在热处理方面数十年的工作经历列举了6个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生动案例,指出了国内外在装备制造领域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方面的差距以及国内在该领域所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案例,潘健生院士强调了材料基础研究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热处理与产品设计等环节相互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国内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大而不强的局面,发展高性能化智能制造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结合国内外在高性能化智能制造方面的差距,潘健生院士为将来发展高性能化智能制造的框架、主要特征作了总体阐述,并且从专业技术的角度为高性能化智能设计和智能热处理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和规划。

 

         第二讲的主题为“解读美国‘材料基因组计划’”。潘健生院士将材料科技领域的前沿信息“美国材料基因组计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材料基因组计划融合了计算机工具、实验工具和数字化数据三大要素,结合材料基因组计划的特点和国内大锻件生产与研究的现状,潘健生院士通过生产案例讲解了材料基因组给国内大锻件的生产与研究的启示,让现场各位听众受益匪浅。

 

        第三讲的主题是“大锻件成型工艺研究”,由崔振山教授主讲。在讲座中,崔教授重点讲解了大锻件锻压过程中空洞型缺陷、晶粒和夹杂与裂纹等现象的演变过程及数学模型。通过科学的分析手段和精细的数学模型呈现了锻件锻压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传统锻压变形存在的变形不均匀、晶粒粗化以及缺陷等问题,崔教授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除此之外,崔教授还通过封头成型新工艺和喷射成型两个案例从全新角度对大锻件成型工艺进行了构想,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兴趣。

 

        第四讲的主题是“关注颠覆性技术”。在新的科技革命到来之际,颠覆性技术将使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重视这种改变并且能够提前做好准备的企业将有可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而轻视这种改变或者不能做好准备的企业则有可能被颠覆和淘汰。潘院士认为,3D打印技术的概念提出之后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在某些领域已经颠覆并取代了传统工艺。大锻件的传统制造工艺和方法在新科技革命过程中最有可能被3D打印技术所颠覆,因此对大件3D打印技术的研究必须从现在开始予以重视并提上日程。

 

        本系列培训让大家了解了目前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形势,开拓了大家的视野,也让上海电气集团各单位的技术人员与高校教授获得了一次宝贵的直接交流的机会。

 

作者:上重铸锻公司大锻所    李小龙

Copyright 2014 ©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改性与数值模拟研究所